文学纬度>历史穿越>大时代之1983 > 第169章 就这样被你征服
    每一个真正关心中国科幻发展的创作者们松了一口气,每一个真正的喜欢科幻这种思维无限遨游的科幻迷们松了一口气。

    评论界倒掉了,其他的还远吗?

    无数人开始对中国的科幻涌起了巨大的期望,无数人开始对戈文抱有起巨大的期望来。

    而戈文会让他们失望吗?

    这一系列的科幻都是刊登在与戈文所打过交道或者是戈文关系很好的报纸杂志上的,这却是戈文为了保证这些作品能够刊登出来的一种小手段。

    《》杂志社那是有求于戈文,他们的杂志在刊登了戈文的《乡村教师》后,销量有了一个飞跃式的发展,他们当然愿意继续刊登戈文的科幻了。

    再者说,既然已经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了,那还吃下第二个螃蟹有什么问题?

    《收获》杂志社则是因为与戈文的密切关系了。

    戈文是《收获》杂志社的编辑,戈文是《收获》总编巴金的关门弟子,如果这些还只是软件感情的因素的话,那硬件因素就是——

    《收获》从来都是只看作品的价值而不在意外界因素的影响的!

    自《收获》在80年首登了伤痕文学作品《今夜有暴风雪》后,自《收获》刊登了谌容的《人到中年》之后,他所引起的争议还少吗?

    《收获》一直都坚持着开放甚至冒险的原则,引领着中国文坛的百花齐放,这一点纵然会引起多么大的争议,他都始终坚定不移!

    不然怎么有朦胧诗大展?不然后世又怎么敢刊登那个郭小四的《爵迹》?

    而戈文的这篇《红色中国》确实是出类拔萃的中篇,说是纯文学作品也一点都不夸张。如此作品《收获》刊登那有什么稀奇的呢?

    《民间文学》、《读者》、《文汇报》则是因为与戈文的密切联系,双方长时间存在着合作关系,这足以让这些编辑部敢于冒这个风险,他们可是很看重戈文这个文坛新秀呢!

    况且所谓的风险也未必存在吧?既然《》能够在刊登了《乡村教师》后继续第二期杂志的策划,既然《解放日报》敢刊登戈文的《2012》,那他们还有什么担心的呢?连贺敬之老先生都现身说法了呀。

    《羊城晚报》。《羊城晚报》又是不同。

    他的副总编、副刊的总编林萨与戈文的关系相当的不一般,当初的社论事件让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虽然《羊城晚报》也经常刊登一些反对戈文的文章,可这只是新闻媒体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两人之间的情谊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半点破坏。

    这次戈文给林萨打电话说想要在《羊城晚报》上发表几篇科幻时。林萨当即毫不犹豫的答应。别人不知道,林萨还不知道戈文吗?他可是对戈文的文章抱有强烈的信心的——

    戈文怎么会写出达不到刊发的作品呢?!